EN JP

温馨提示

等级参考:C1:20-30 C2:31-50 C3:51-70 C4:71-90 C5:>90

视角和动态

保银月度观察|市场信心尚待恢复

2023-05-10

当前中国的宏观形势已经和一年前有了巨大的差别。一年前的中国,疫情肆虐,服务业停滞,银行信贷疲软。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,服务业强劲复苏,银行信贷供需两旺。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假期,国内出行人数已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。全球金融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。在欧美银行业危机背景下,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。然而,虽然宏观预期逐渐好转,但金融市场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。国内股票市场依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“中特估”等主题投资,大多数行业投资热度并不高。从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等指标来看,国内投资者信心尚未恢复。香港市场也同样面临信心不足的问题,当前恒生指数处于和去年二季度相近水平。为什么宏观环境和股市表现存在如此大的差别?我们认为投资者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信心不足的原因有三点。


第一,尽管经济数据有所恢复,但并非全面向好。特别是失业率仍然相对较高,居民消费能力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。本次劳动节假期出行人数虽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,但是人均消费金额距疫情前仍有不小的差距。房地产市场一季度企稳后在4月又出现疲软迹象,制造业PMI指数也在4月跌至50以下,使得部分投资者担心经济复苏能否持续。


第二,过去几年多个行业经历了大规模整改,市场对政策风险仍然持警惕态度。两会之后,新一届政府已多次强调要对国营、民营、外资企业一视同仁,对互联网平台等多个行业也释放了善意信号。但是在经历过去几年政策的大幅波动后,稳定投资者对政策的预期并非易事。


第三,投资者(尤其是海外投资者)仍然对地缘政治风险较为担心。中美领导人在去年年底见面后,市场预期双方官员会展开互访,缓和关系,而这一预期未能实现。海外媒体很少报道中方在外交政策上的调整,而是继续渲染中美冲突风险。在此大背景下北上资金规模有限。


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将会逐渐恢复,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。我们相信宏观经济的回暖是可持续的。2023年将是休养生息的一年,各项政策会偏宽松。随着服务业正常化,失业率有望逐步下降,企业家的信心也会好转。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见得能够一帆风顺,特别是海外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可能带来波动和风险。但是从大方向上看中国经济还远没有恢复到其潜在增长水平,只要国内政策保持宽松并避免失误,未来半年宏观环境预计将进一步好转。

研究见解 公告及通知 月度报告